重逢岛 纪录片

分享




1987年,德国艺术家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Peter Bialobrzeski )26岁,那一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他至今对那次旅行记忆犹新:“人们都穿着一样的蓝制服,都骑自行车,只有在4个经济特区里才能看到可口可乐……


没有什么钱,他规定自己每天只能花5美元。他去了当时还很少有外国人光顾的城市,比如昆明和武汉,那些地方的泥泞、宁静和强烈“中国性”,给他留下了印象。


武汉6.jpg


30年后,当这位因拍摄亚洲各国飞速变化的城市面貌而两次获得荷赛奖的摄影师再次回到武汉时,许多东西还在,但“中国性”已经不可避免地在极速流失



他受邀来拍摄武汉。每天,他扛着三脚架,靠地铁和步行在这座长江边上的铁灰色城市里穿梭,饿了就在行弄门洞中隐藏的小摊铺上买小吃,累了就在长江边坐下歇脚。



“我很享受武汉拥有的平静感,享受这儿有点阴郁的天空。我住的城市也有一条大河,所以我特别喜欢长江给予的开阔感。”


有天傍晚,他经过一条老街旁的建筑工地。正赶上饭点,建筑工人搭帮到小行里吃饭。“到处都是煎炒烹炸的声音,炊烟腾起,我一下被这种人类活动的烟火气触动了。”



一天下午,他步行去拍摄武汉有名的老建筑“巴公房子”。这栋曾经的高级公寓已经破败不堪,天井中都是垃圾,私搭乱建的厨房悬在半空中,住户隐匿在各个角落,就像下水道里的老鼠。


他摸黑来到天台,在那儿徘徊了几个小时。不知道谁家的洗衣机咔哒哒工作着,还有人在破脸盆里种了几株韭菜。“如果下一次来,这一切都消失了,该有多遗憾。”彼得说。




武汉,这座在变化中艰难转身的典型中国二线城市,多年经验告诉彼得,他所目击的一切都有可能在接下来几年中迅速消失、改变、面目全非



“老房子从外观上看非常浪漫,但没有人真的愿意居住其中。”彼得开始理解,中国人所面临的发展和怀旧之痛,很多时候只能靠记录在照片中来纾解


照片清楚告诉你:有些东西就这样失去了。随着这么多高楼大厦被建起,我觉得‘中国性’正在逐渐消失:每个街角都有人在炒菜或者售卖东西,一切都发生在街道上,都能被人直接感受到。这些都不应该消失的。”


上图为彼得拍摄的武汉城郊,下图为他“迷失在变化中”系列中的一张,两者都展现了越来越相似并面目全非的发展中国家城市


“看到那些大型公寓住宅的时候我真的很悲伤。在街道上行走时,一切都死了,目之所见只有星巴克、肯德基,一切都死了,就像条死鱼。”



面对变化,有人愤怒,有人拥抱,而在彼得看来,迅速变化的城市生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为何许多现代人都没法经营好情感关系的原因,因为期待太高,他们总在回忆过去的生活,回忆生活该以怎样的方式继续,但事实并非如此。你自己所组建的家,永远创造不出你曾拥有的那个家的感觉。”




下为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拍摄的其他系列作品。



——————

文  /   胡阳潇潇

 支持单位: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拍摄武汉的相关摄影展

将于近日于武汉美术馆展出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