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获得2025年诺贝尔医学奖时,科学家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还以为妻子遇到了危险——当时他和妻子劳拉·奥尼尔在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附近的高山上露营。雪下得很大,完全断网,他把手机关成了飞行模式。
在路过一个小镇时,弗雷德正在遛狗,劳拉的手机有了信号,她突然大叫起来:
“我收到了200条短信!你刚刚获得了诺贝尔奖!”
得知获奖后,弗雷德和劳拉在湖畔拍下照片纪念。
在此之前,这对夫妇正在和家里的两条爱犬进行为期三周的旅行,穿越了爱达荷州、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山脉。颁布奖项的周一晚些时候,弗雷德工作的实验室索诺玛生物治疗公司表示:“他正在参加一次预先计划好的徒步旅行,过着最美好的生活。”
“得知获奖消息后,我们又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才到能用手机和WiFi的地方。”弗雷德说道。
美国时间周二,弗雷德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他在度假时喜欢将手机设置成飞行模式,并且也不希望周一接到重要电话。他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完全没想到会获奖”。
直到奖项公布20个小时后,弗雷德才与诺贝尔大会秘书长托马斯·珀尔曼成功通话——之前在山中的营地,他试图回拨托马斯的电话,但当时是瑞典时间晚上11点,托马斯已经休息了。后来托马斯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这是自从2016年他开始联系诺贝尔奖得主以来,联系获奖者最难的一次。
美国社会学家、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简·亚当斯提名卡尔·冯·奥西茨基。这是这位德国记者兼和平主义者首次获得提名,提名于1934年11月15日送达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卡尔·冯·奥西茨基于193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照片: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档案。
诺贝尔奖是一个「长期主义」的评选过程,无论提名者还是被提名者,都会被严格保密。奖项的最终获得者在名单公布前才会到通知,而其他未获奖的获选人将不会知道自己已经被提名,直到他们被提名的奖项公布50年后,诺贝尔奖组委会才会公布该奖项的提名候选人名单。
这样的模式,使得许多获奖者在得知喜讯后,第一反应先是怀疑电话那头的企图,之后才是确认自己获奖的欣喜。
诺贝尔的遗嘱
1895年11月27日,瑞典发明家、企业家、科学家和商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巴黎写下了自己的遗嘱,他决定将自己身后财产的大部分分成五份,分别用于颁发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文学以及和平奖给“过去一年中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在立下遗嘱后的次年,诺贝尔去世。他的大部分遗产,约3100万瑞典克朗(如今约合22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约16.43亿元)被转换为基金,投资于“安全证券”。这些投资的收益和利息,以奖金形式分配给诺贝尔奖的得主们。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 © Nobel Media。摄影:Alexander Mahmoud
瑞典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出生地,所以他在遗嘱中决定:除了和平奖外,其他奖项均由瑞典机构颁发,和平奖将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五人委员会选定。
诺贝尔在世时,瑞典和挪威是同盟国,但人们至今仍不清楚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选择在挪威颁发和平奖的具体缘由。然而,由于奖项委员会设在奥斯陆,因此该奖项也理所当然地在挪威颁发。
1901年12月10日,首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举行。
这就是诺贝尔奖的诞生。第一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颁发,此后除了一战和二战期间因为战争而被迫停止,每年都会颁发一次。
除了遗嘱中提及的五个奖项外,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设立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中央银行经济学奖。这是一个纪念性的奖项,为了庆祝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成立三百周年。
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的评选细节不同,但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每年,成千上万的科学院院士、大学教授、科学家、往届诺奖获奖者、议会议员及其他人士,都会被邀请提名下一年度的诺贝尔奖候选人。
有了这份候选人名单后,诺贝尔负责各奖项的委员会便开始工作,经过一系列评估后,将候选人经过准备的文件发送至负责颁发奖项的各个机构,这些机构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最终的获奖者。
以知名度最高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例,需要进行一整年的提名评选流程:
6. 9月:学院成员磋商
7. 10月:公布诺贝尔奖得主
8. 10-12月:诺贝尔颁奖典礼
你真的获奖了”
诺贝尔奖公布前几分钟,获奖者会接到电话,由官方工作人员告知他们获奖的喜讯。
因为各种原因,这些电话可能在获奖者意想不到的时间打来,也可能因为之前留下的联系方式无法接通(甚至没有即时联系方式),而以另一种方式通知到了获奖者。
🏆
2004年,美国生物学家琳达·巴克获颁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由于她没有登记自己的电话号码,诺贝尔委员会设法联系了她工作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她所在部门的主任。
西雅图时间凌晨两点,一个瑞典号码拨到了部门主任的手机上,询问琳达·巴克的电话。
当时,琳达是教职遴选委员会的成员,主任以为是有人对这个职位感兴趣,于是对电话对面的人说:“如果你想得到这份工作,这个时候打电话可不是个好主意。”
....
美国生物学家琳达·巴克
🏆
瑞士物理化学家理查德·罗伯特·恩斯特获得了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是在从莫斯科飞往纽约的航班上获知自己得奖消息。
“机长来找我,告诉我获得了诺贝尔奖,整个机组人员和飞机上的人都在祝贺我,我不得不去驾驶舱和瑞士的电台通话,和我的家人通话......那真是一段有趣的回忆。”
🏆
每年诺贝尔奖公布当天,巴里·詹姆斯·马歇尔都会和同事罗宾·沃伦在一家酒吧喝酒。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巴里·詹姆斯·马歇尔(左)和罗宾·沃伦
2005年10月3日,他们在酒吧接到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们获得了当年的生理学/医学奖。“我们打算只喝一杯啤酒,我不想待会在电视上看到我醉醺醺的样子——我和沃伦医生都很节制,通常一杯啤酒就足以让我们保持心情愉快。”电话里,巴里向诺奖的工作人员说道。
“我们一直梦想着获得诺贝尔奖,之前还曾经拿得奖开玩笑,但我们从未想过这件事会成真。”在获奖后,这对老伙计依然坚持每年诺奖颁奖日去酒吧。
🏆
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告诉路透社:当时她17岁,正在英国伯明翰一所学校上化学课,一位老师突然打来电话,告诉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后来在《Vogue》的采访中,她表示自己在大学申请材料中谦虚地省略了这项成就,因为她“觉得有点尴尬”。
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她以巨大的勇气和行动,为争取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将争取教育权这一普世议题推向了全球舞台。
多数诺奖获得者的反诈意识很强,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就认定对方是骗子。
本届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之一,美国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在看到凌晨一点钟陌生国外号码的来电后,觉得这肯定是骚扰电话,马上挂断了。
她的丈夫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凌晨一点手机响个不停,两个人选择关掉手机睡觉。
两小时后,一位美联社的摄影师来到他们家敲门,吵醒了她的狗和丈夫,她这才知道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得知获奖后的玛丽·E·布伦科正在打电话,家里的狗也在沙发上陪伴她
2017年,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在接到组委会电话后,觉得对方在骗他。
“在这个假新闻泛滥的时代,我以为这是个骗局。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相信。后来,我的出版商打来电话,BBC也打来电话,我才觉得,哦,这可能是真的。”
美国物理学家朱棣文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接到电话后的第一反应,他问对方:“这是真的吗?”打电话的人说:“哦,是的,你确实能在网上查到这个消息。
”朱棣文不以为然地反驳道:“你相信你在网上听到的一切吗?”
也有人会觉得,这个电话是恶作剧。
2011年物理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布莱恩·P·施密特回忆起自己接到电话的第一反应:“我当时就在想,‘我的天哪,今年我带的研究生的口音越来越好了。’”
1965年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P·费曼也曾回忆:“我以为是哪个学生打电话来恶作剧,因此语气不太礼貌。但打了第三个电话之后,我就确信了。我希望打电话的人能接受我的道歉。”
美国神经学家和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西纳
奖项颁发前,斯坦利·普鲁西纳(1997年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的妻子提前接到了诺贝尔组委会的电话,转接给正在参加FDA会议的斯坦利后,他表示:“我对整件事,对独自一人获得这个奖项,真的感到震惊。”
“然后我打开CNN,当时根本没看到任何关于这个诺贝尔奖或任何诺贝尔奖的消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什么也没找到,我觉得这是个骗局,因为我知道这事儿发生过。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记者打电话骗人拿诺贝尔奖了,但电话对面的人告诉我,这不是玩笑,是真的。”
打电话的人
自2006年以来,亚当·史密斯一直是诺贝尔奖新得主最先听到的声音之一。作为诺贝尔奖推广中心的首席科学官,他的工作之一是与诺贝尔奖新得主进行首次对话,捕捉他们获奖时的兴奋、感悟和惊喜——“我和诺贝尔奖得主们交谈过的次数,比任何人都多。”
诺贝尔奖推广中心的首席科学官亚当·史密斯
亚当·史密斯的工作之所以不同寻常,不仅因为他采访的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数量,还因为与他们交谈的特定时刻——上文中琳达·巴克有些乌龙的获奖电话,就是亚当打出的。
“理想情况下,(获奖的)新闻会正好在我打电话时发出,其他人还没联系他们。”亚当说。“这是一个抓住机会的好时机,因为他们的警惕性稍有放松。”
“如果你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没有任何预感,这是非常不寻常的,但这真的不是一件值得等待的事情——如果你一直在等待,它真的会让你精疲力竭。”亚当总结了获奖者们的心态。
打了18年的“诺贝尔报喜电话”后,他仍然在拨通电话前有点犹豫,尤其是在半夜。虽然接电话的人可能很高兴,但他知道自己正在对方的休息时间打扰人家。
正在给获奖者打电话的亚当·史密斯
亚当形容自己打电话的时候“非常紧张”。“我时而兴奋,时而沮丧,这取决于它是否成功打通,以及接电话的人的反应。”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打这个电话只是想说:‘嗨,你好吗?恭喜你,感觉怎么样?’并在他们人生转变的这一刻,捕捉这个珍贵的瞬间。”